尋訪之旅的開端——突如其來的靈感
調研實踐團成員們此前參加了以“新時代·中國說”為主題的大學生講師團選拔活動🖤🥌,並且有幸參與了必一体育平台的“數字背後的製繪中國”課題,該課題從“中國深度—蛟龍號”、“中國速度—高鐵”☀️、“中國高度—嫦娥四號”、“中國精度—北鬥衛星導航”四個角度和三個公式為出發點,向我校師生講述在現代化進程中數學的重要作用🟥。
因為這次“意外”的收獲,實踐團成員們萌生了“世界這麽大😄,祖國那麽美😞,我想去看看”的想法🧑🏿🦰。經分隊成員會議商討🫕🖱,結合實際情況和現實意義,最終選擇從“中國速度”這個角度去探究了解——“中國高鐵”這張享譽全球的名片背後是什麽樣的力量讓它永葆青春並蓬勃發展。
首先成員們想到了祖國的老工業基地——東北三省,經過從7月初連續一周緊鑼密鼓的討論研究,分隊成員最終選擇前往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必一來調研軌道交通系統背後的人才培養體系和教學方法,從人才發展的角度來深度了解高鐵系統的高速發展帶來的積極影響。
2019年7月7日👨👨👧👦,調研小分隊從上海出發前往吉林省吉林市🩰,乘坐Z172次列車,沿途1800多公裏👨👨👧👧,耗時21小時56分鐘🗄,雖說這路上20多個小時並不舒適,但大家仍用笑臉去迎接考驗🦓,在21小時的舟車勞頓中👲🏿,每名分隊成員都深感疲憊並不禁的感慨高鐵發展給人們帶來的便利📈。在乘車過程中✍️,成員們打起精神討論接下來調研采訪的細節,以及一些具體的問題和預期成果🤙🏻🙂。
2019年7月8日下午16點到達目的地吉林,一番收拾整理準備過後💂🏿,分隊成員圍坐在一起,開始為第二天的采訪做最後的準備🤟🏻。
討論最終確定👰♀️:在人才培養方面,主要考察招生情況,社會反響👏🏼,人才就業的問題;在教學方法上👩🏿🌾,主要通過參觀學校各主要模擬培訓和實操基地,以及和相應任課教授進行訪談。以這兩個大方向為契機✊🏽,雙管齊下🍝,深入了解現階段對下一代鐵路人的教育是何種模式;同以往傳統的模式相比通過怎樣的改進來提高人才水平和教師教學能力;在新時代“產學研”模式的影響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方面也在與時俱進,用一種新穎的模式來開展學校教育內容的新方向🫎。在深刻縝密的討論後🦹🏿♂️,隊員們紛紛表示對這次的采訪很有信心👩🏼🦳,一定能了解到許多有關中國高鐵未曾接觸的“秘密”。
莊重又活潑的體驗——開闊視野的參觀
休整一日之後,10日上午9點,隊員們到達此次暑期社會實踐目的地——吉林鐵道職業技術必一🥷🏿。此行負責對接的樸炳華老師熱請的接待了實踐團成員們,一路上樸老師從一個老鐵路人和新時代鐵路教師的角度出發,深入淺出地為實踐團成員們介紹學校的發展歷程👮🏽♂️,學科的發展規劃🚣♀️。從樸老師的講述中不難看出,在軌道交通蓬勃發展的這10年🦠,這所國家老牌鐵路學校也隨著中國軌道事業的發展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車輛駕駛、維護、修理到乘務、站臺管理一應俱全,各種設備的使用,檢修樣樣精通,無不體現著鐵路人的釘子精神。
參觀的第一站是鐵路駕駛和出車實訓的模擬基地,為實踐團成員們講解的是已具備10年以上“駕齡”的“長白山技術大師”稱號獲得者王叢慶老師。王老師利落簡單地向實踐團成員們講解了和諧號🍂、復興號系列車型的啟動、製動、信號處理等操作。對於實踐團成員們這些非專業人員來說🤵🏼♀️,經過這一系列流程體驗下來後🍹,也對高鐵駕駛有了一定的認知。同時很感慨高鐵駕駛員的艱辛🤹🏿,是這樣一群不辭辛苦的人👂🏼🆓,整日奔波在鐵路線上,用辛勤的汗水換來一張張的笑臉。
出車實訓模擬結束後,一行人前往調度模擬實驗中心,整個實驗中心占地約300平方米👮,包括一整套模擬長春和吉林附近6個高鐵站的一個大沙盤和一臺列車調度總機與多臺調度分機組成的調度中心。
整個實驗中心意在模擬從列車總時刻表製定開始,到實際安排到各個分車站後🐃,在列車進站出站以及列車運行中各種情況的信號模擬過程中計算機是如何控製鐵軌和信號變化的。實驗中心負責人李欣航老師耐心細致地為隊員們講解了整個調度流程,也讓大家實際上手操作🙍🏼♂️,從總機到各站分機的細節調度,讓隊員們也當一次“一日調度員”。
隨後,實踐團成員們來到了學校的車站實訓基地,說實話在看到這個站臺之前🧑🏽🏭,大夥還不是很相信會直接在學校裏建造一個列車站臺🧑🏽🌾,後經樸老師介紹得知🏟🙅🏽♂️,學校在準備一個自己的大型列車停車場🦟,修這麽一個站臺即方便實訓,也是為這個列車停車場做準備。
在這個小車站上🧛🏽♂️✊,隊員們看到有一批比他們更年輕的同學正在進行多種車輛連接和維修的實操課,看到他們忙碌的身影🤾🏽,隊員們也不免想起了自己每天在實驗室做數學實驗時的場景5️⃣,無不感嘆實踐見真知👛。
蓬勃產業背後的活力-富有內涵的采訪
11日下午🏉👨🏽🔧,一行人來到招生與就業指導中心👃🏻,與中心負責人魏老師交流關於招生和就業方面的一些問題。之前小分隊成員就已經有所了解😥,目前在職業教育方面很流行“訂單培養”招生模式,所以魏老師也與隊員們聊到這種模式,就是用人單位來學校定製自己所需的人才🤟🏻,“按需定製”進行人才的培養計劃。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讓學生有效的直接與用人單位接軌,而不是去找工作的時候再慢慢適應,采訪中魏老師就以杭州地鐵為例👩🦯,為隊員們展示了這種新方法新模式帶來的優越性🚴🏻♂️。
在聊到學生就業問題上時,隊員們也了解到職業教育和高校之間在就業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區別⚜️,職業教育的畢業生就業主要是在第二年或者第三年由全國各鐵路局進行選聘,面試通過後即簽約上崗,據訪談和查詢相關資料💊😣,經校每年的簽約率都在80%以上🚠💅🏿。目前在這一地區有很多二本分數的學生會選擇轉考🏊🏼♀️。目前職業學校有一種單獨招生模式,類似高校自主招生🤱,意在通過提前考試,選拔一批對鐵道系統及軌道交通有濃厚興趣的學生能夠在這個茁壯成長得領域揮灑自己的青春。
除此之外,在人才儲備上,經校本著“中國高鐵走出去🤹🏻,留學人才回校任教”的方針♿,學校與國外多所優秀大學展開積極合作,將自己的優秀畢業送到國外深造👨🎓。待學子學成歸國🧚🏽♀️,回到經校任教,為未來擁有更多的優質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在結束了與招生辦老師的親切交流之後🧓🏿,學校的王牌院長🙍,大國工匠莫建國先生熱請的接待了實踐團成員。采訪中莫老師與隊員們分享了他是如何加入這個行業,如何一步一步從自己做起,從一名簡單的鐵路從業人員做起🙎🏿,在祖國鐵路發展特別是信號遙測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投身科研,為行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的心路歷程。對於剛剛進入科研領域的同學們來說,這些經驗是難能可貴的,具有很強的激勵作用。畢竟沒有誰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
一天忙碌的行程之後👷🏼🧑🏿🔧,樸炳華老師帶領實踐團成員參觀吉林鐵道博物館🐪。
此次遊覽為實踐團成員講解的是對這段歷史了解頗豐的老館長張老師🙃。張老師以吉林鐵路的發展歷程為主線💅🏻,深入淺出地為實踐團成員描繪了一幅吉林鐵路發展的恢弘篇章,從南滿鐵路到高鐵⛈,一張張歷史照片的背後,刻畫了老一輩新一代鐵路人的艱辛。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成員們進一步認識了“中國速度”,作為當代的研究生同學🧁,他們也會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會更加的嚴格要求自己🧨,為祖國的繁榮發展貢獻屬於自己的一份力量。